《碳中和行业专题报告-高质量发展的供给侧改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中和行业专题报告-高质量发展的供给侧改革.doc(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碳中和行业专题报告-高质量发展的供给侧改革报告出品方:中信建投证券碳中和的演进碳中和指一个组织在一年内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技术应用达到平衡。在“碳中和”日益成为全球新的政治认同和国际政治经济利益博弈手段的情况下,我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将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带来深刻的变化。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碳中和主题是未来长期的投资机会碳中和主题边际变化足够大:国内关于落实碳中和目标的政策陆续出台,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拜登政 府的绿色新政以及欧盟的战略规划对于碳中和主题都是足够的 刺激。碳中和的持续时间足够长:从 2020 年到 2060 年为实现 1
2、.5C 目标场景,需要足够长的减排和改革期间。对于气温控制 的追求并不止于碳中和,未来走向“负碳”经济。碳中和的影响空 间足够大:新能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或导致未来产业的区域分布格 局的变化。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从供给端看,碳中和需要能源领域的电气化和新能源转型, 电力转型更加紧迫;从需求端看,从碳中和目标倒推钢铁、化工、 建材、交通、建筑等行业的减排空间也值得期待,预计将在 2050 年其碳排放量降至目前的 10%-12%左右。绿色建筑、新能源汽 车和工业碳捕集是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式。从市场端看,借鉴国外 碳交易的经验,国内碳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将进一步发展碳 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一、碳中和的演进1.
3、1 碳中和概念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中国是第一大碳排放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碳中和”日益成为全球新的政治认同和国际政治经济利益博弈手段的情况下,我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将对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带来深刻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碳中和”(carbon-neutral)是我国主动提出的目标,不仅是对国际社会关注的积极回应,还能化被动为 主动,从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为有效落实巴黎协定注入了强大动力,有利于提 升国际影响力。根据 IPCC 特别报告全球变暖 1.5C,碳中和定义如下:当一个组织在一年内的二氧化碳 (CO2)排
4、放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技术应用达到平衡,就是碳中和或净零二氧化碳排放。碳中和并不是要求绝对 的净零排放,而是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和一些积极的技术活动来抵消人类活动产生的 CO2,通过碳排放和碳去除 达到平衡的效果。“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 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 然而碳达峰并非攀高峰,而是在拉低峰值的基础上达到合理的排放峰值。“碳中和”和常见的“净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和“气候中性”(climate-neutral)是有区别的。“净零
5、 排放”指的是当一个组织的一年内所有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当量衡量)排放量与温室气体清除量达到平衡;“气 候中性”指的是当一个组织的活动对气候系统没有产生净影响。在气候中立的定义中,还必须考虑区域或局部的 地球物理效应,例如辐射效应(例如来自飞机凝结轨迹的辐射效应)。也就是说,碳中和目标只与 Co2 有关, 而“净零排放”涵盖所有温室气体,“气候中性”目标需要也考虑除了 Co2 的其他影响。1.2 碳中和目标演进历史回溯全球气候治理发展路径可以发现,“碳中和”这一命题有着清晰的演进轨迹。1992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 框架公约的出台和签署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一个行动机制与规范,这预示着全球气候治理理
6、念与机制被各 国所接受。随着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协定等协定的签订推行,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与全球减排计划在 由联合国牵头的治理机制中有条不紊地进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气候治理发展趋势发生改变,气候治理 过程中主体之间的矛盾演变使得全球气候治理协定失去强制力。2015 年 12 月 12 日,巴黎协定的签署似乎将全球气候治理拉回了正轨。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 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 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 1.5之 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2018 年联合国发布全球 升温 1.5特别报告再次强调了
7、1.5的控温目标。而“碳中和”目标正是根据全球气温远期目标来制定的,也就 是 21 世纪末全球升温不超过 1.5。2020 年 12 月 12 日,气候雄心峰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强调联合国 2021 年中 心目标是在全球组建 21 世纪中叶前实现碳中和的全球联盟。1.3 各国碳中和目标规划目前,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之下,全球各个国家针对碳减排目标已达成共识,据不完 全统计,全球已有超过 120 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其中,大部分计划在 2050 年实现,如欧盟、英国、 加拿大、日本、新西兰、南非等。美国总统拜登已明确表示,将承诺在 2050 年实现碳中和。一些国家计划实现
8、 碳中和的时间更早。如乌拉圭提出 2030 年实现碳中和、芬兰 2035 年,冰岛和奥地利 2040 年,瑞典 2045 年, 苏里南和不丹已经分别于 2014 年和 2018 年实现了碳中和目标,进入负排放时代。中国近期宣布争取在 2060 年 前实现碳中和。二、碳中和的实现2.1 各国碳中和的实现2.1.1 中国国家规划2020 年 9 月,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 中和的目标,并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国家自主贡献最新举措:到 203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 排放将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
9、到 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 2005 年增 加 60 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巴黎协定确立了 2020 年后国际社会 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 2 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 温控制在 1.5 摄氏度之内而努力。以上目标是我国为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所作出的庄严承诺。“十四五”及“十五五”期间重点领域及行业将陆续出台相应的碳达峰方案。“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到 2035 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伴 随着低碳化进程和技术进步,会出现产业结
10、构、能源结构的调整,实施淘汰落后产能、开发新技术和新能源等 政策,对相关行业及其就业结构造成不同的影响。1 月 13 日,为贯彻落实关于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重大宣 示,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 见),指导意见指出,抓紧制定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综合运用相关政策工具和手段措 施,持续推动实施。各地要结合实际提出积极明确的达峰目标,制定达峰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鼓励能源、工 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制定达峰专项方案。推动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石化、电力、煤炭等重点行业 提出明确的达峰目标并制定达峰行动方案。202
11、1 年 2 月 22 日,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出台,明确了建立健全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要从生产、流通、消费、基础设施、绿色技术、法律法规政策等六方面安排。其中 提到的工业绿色升级、绿色农业、环保产业、绿色供应链等都具备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 我国迈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转变将蕴含历史性的投资机会。2.1.2 拜登新政拜登“绿色新政”实施,推动碳减排进程加速。2021 年拜登入主白宫后其首要任务可能是将疫情后的绿色经 济复兴付诸实施,其上任首日即宣布重返巴黎协定,并以行政命令确保美国重回“正确轨道”,承诺美国将 在 2035 年无碳发电,
12、2050 实现碳中和。其次,发挥美国研发优势,在清洁能源研究和清洁技术创新方面进行 史上最大规模投资,帮助美国实现抢占技术领先地位、创造全球就业岗位、大幅减少排放规模的“三重目标”。 再次,深化清洁技术在经济中的应用,从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农业 4 个主要高碳排放或碳敏感的行 业出发,培植壮大市场和消费需求。最后,对清洁、有弹性的基础设施和社区进行投资,将美国建设成为一个 更具气候弹性的国家。拜登这一“绿色新政”将为我国能源转型和碳减排带来更大的压力,推动全球碳中和进程 的发展。2.1.3 欧盟规划欧盟绿色新政规划,推动我国与全球减排进程。为推动能源转型,欧盟提出绿色新政,在 7 个战
13、略性领域 开展联合行动,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清洁、安全、互联的交通,发展竞争性产业和循环 经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发展生物经济和天然碳汇,发展碳捕获和储存技术以解决剩余排放问题。欧委会还联合欧洲投资银行旗下的欧洲投资基金启动了总额为 7500 万欧元的“蓝色投资基金”,为活跃于蓝 色经济中的初创企业、中小企业等提供股权融资,以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此外,欧洲还积极推动产业技术革命, 如推动汽车电动化进程,在钢铁行业开启技术革命,推进可持续智能交通战略等。2.2 碳中和的时间安排2.2.1 2060 年碳中和目标的时间规划中国“碳中和”行动路线明确,将分为三个阶段:(1)
14、阶段一(2020 年-2030 年):碳排放达峰。主要任务 是降低能源消费强度,降低碳排放强度,控制煤炭消费,大规模发展清洁能源,继续推进电动汽车对传统燃油 汽车的替代,倡导节能和引导消费者行为。(2)阶段二(2030 年-2045 年):快速降低碳排放。主要减排途径 转为可再生能源为主,大面积完成电动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同时完成第一产业的减排改造,以 CCUS 等技术为辅的过程。(3)阶段三(2045 年-2060 年):深度脱碳,参与碳汇,完成“碳中和”目标。工业、发电 端、交通和居民侧的高效、清洁利用潜力基本开发完毕,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生物质能碳捕集与 封存(BEC
15、CS)等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负排放技术为主。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在 2020 年 10 月发布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 究,在低碳转型目标和路径选择中提出了四种情景及相应的目标、路径:1.政策情景,即落实并延续先前提 出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 二氧化碳排放 2030 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 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 2005 年 增加 45 亿 m3 左右。2.强化政策情景。在 NDC 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强化,不断加大减排力度。3. 2情景。2050
16、 年实现与 2目标相契合的减排情景,人均 CO2 排放不超过 1.5t。4. 1.5情景。2050 年实现 CO2 净零碳排放, 其他温室气体深度减排。为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目标,我国长期低碳转型路径应该是从强化政策情景向 2情景和 1.5目标情景的过渡。根据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中的测算,在当前政策趋势情景和强化减排情景下,2050 年不能实现与全球 2温升控制目标相契合的减排路径。另一方面,在 2情景和 1.5目标情景下,以目前的能 源和经济体系惯性,难以迅速实现相应的减排路径。因此,合理的低碳转型路径应当是从强化政策情景向 2情 景和 1.5目标情景的过渡,即在 2030 年前实现 CO2 排放达峰,其后加速向 2情景和 1.5目标情景的过渡。按照该过渡路线,预计我国碳排放总量在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