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984566 上传时间:2024-08-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好科技创新对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高水平建设创新型县(市),根据科技部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指引,制定本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承接世界互联网大会红利,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和“210”科技创

2、新体系建设工程,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形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具有时代特征、体现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路径,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基本原则。1坚持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政府在创新型县(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型县(市)建设;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竞争择优,高效集聚和配置各类创新资源,打造“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2 .坚持创新生态优先。优化完善创新政策体系,营造良好创新文化氛围,积极引进和培育科技服务机构,提高创新服务水平,建设内涵丰富、功能强大的创新服务体系,优化全

3、域创新生态。3 .坚持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科技企业培育,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在重点产业领域创新引领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加快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4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城市、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2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和生产总值增长保持同步,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

4、加值比重达到7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国家创新型县(市)验收,形成创新驱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模式。(-)科技创新投入大幅提高。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到10亿元,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0%,全社会R&D经费支出达到53亿元。(二)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9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数达到1000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达到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达到90%,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9%,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70%;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

5、达到180人。(三)创新创业人才高度集聚。新引育省级以上各类高端人才120名以上;新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2000人;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35%以上;累计培养高级职称人才不少于5800人。(四)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创新密集区数达到12个,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及研究开发机构数达到250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获得的税收减免额、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额均达到15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0亿元,县级以上科技特派员数达到150人,年度科普经费筹集额达到1500万元,当年新注册企业数达到8000家。(五)创新发展成效更加凸显。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达到1300件,万人

6、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0件;绿色农产品数达到50个;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到0.45吨标准煤/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三、重点任务(-)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打造数字赋能产业转型的县域创新样板。1持续擦亮“互联网+”高地金名片。更高水平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全球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大赛等国际性会议或展会,争取更多国际性会展活动落户,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乌镇峰会”,成为全球顶尖的互联网国际交流会展地、世界一流的互联网产业集聚地、赋能未来的互联网创新策源地、示范引领的互联网治理先行地。到2025年,累计承办全国性会议、论坛或赛事100项以上。(责任单位:

7、互承委、宣传部、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人力社保局、商务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政务数据办,乌镇镇。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2 .全力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深化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依托乌镇镇和开发区两大主平台,做大数字经济主导产业链,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联动,以工业领域为突破口,以产业大脑为支撑,以数据供应链为纽带,加大数字经济高能级平台建设和重点产业链培育力度,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重点项目,打造重大项目引领、领军企业带动的智能传感、智能汽车、智能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产业链,着力在人工智能、未来网络、柔性显示等领域取得重大创新突破。到2025年,实现在百亿以上产业集群中产业

8、大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全覆盖,累计注册数字经济企业数突破500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0%o(责任单位:经信局、发改局、科技局、商务局,开发区高桥街道、乌镇镇)3 .高标准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用好5G、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和平台,加快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改造,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云+智能”融合,加快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建设,打造“未来工厂”标杆,推动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到2025年,培育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3家以上、省级以上示范试点企业(平台、项目)15个,新增工业互联网平台4家,建成毛衫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虚拟产业园先行先

9、试,主要行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培育一批特色工业信息工程服务企业。(责任单位:经信局,各镇街道)4 .构建数字生活新服务应用场景。丰富数字应用场景,创新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远程办公、电商新零售、数字文旅、数字交通、数字就业、数字养老等数字生活服务场景,推动商业网点、文化场馆、生态公园、旅游景点等数字化转型,基本建成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数字社会新生态,打造数字化水平高、带动新消费能力强的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县。(责任单位:商务局、发改局、经信局、教育局、科技局、民政局、人力社保局、交通运输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卫生健康局、政务数据办,各镇街道)(二)实施创新要素集聚工程,打造更具活力的G60科

10、创走廊全域创新之城。1 .建设高能级科创载体。对标省级高新区“亩均论英雄”考核评价体系,结合省级平台整合优化提升,推动乌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争先进位。聚焦“世界级科创湖区”目标建设凤凰湖科技城,围绕新材料、数字创意和现代科技服务业,布局总部基地、金融中心、顶尖科研机构、未来社区和生态公园,建好凤凰湖国际研发社区。乌镇国际创新区重点培育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构建“智芯、智擎、智驾”一体化创新生态,打造人才、技术、产业等要素高度集聚的创新创业高地。高铁产业新城以桐昆集团、巨石集团、华友钻业等龙头企业为引领,以数字经济小镇、视觉物联小镇、欧美湾谷科创园等为引擎,打造国际产业促进基地和国际智能制造基地。(责

11、任单位:科技局、发改局、经信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桐城委桐城集团、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科创人才集团,开发区高桥街道、乌镇镇)2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深入实施“深根计划”,高水平建设好“乌镇实验室”和国家超算乌镇中心两大创新硬核。发挥好传媒学院校区、理工大学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研究院、南航数字三维智能制造研究院、长三角健康农业研究院、乌镇院士之家等创新平台作用,加快“产学研用”联合创新。鼓励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在设立分属院校、专业性研究中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强强联合,建立一批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到2025年,力争累计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10家以上。(责任单位:科技局

12、、财政局、人力社保局、科协、科创人才集团,各镇街道)3 .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实施科技企业倍增计划,完善“科技型企业一高新技术企业一科技小巨人企业一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壮大科技企业队伍。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协同创新中的头雁效应,有序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试错和社会需求迭代。鼓励企业建设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研究院等研发机构,或在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设立飞地型研发中心。支持科技型企业参与创业孵化和科技加速活动。到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9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数突破1000家,省级以上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及研发机构不少于25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开展率、研

13、发机构设置率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科技局、经信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市场监管局、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科创人才集团,各镇街道)4 .提升全域创新人才质量。依托重大科创平台、重点科技企业和合作高校院所,突出抓好省级以上高端人才引育工作,加快集聚一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发挥企业引才主力军作用,引导企业建立“高层次人才领军、应用型人才协同”的团队创新模式,强化在创新实践中提升人才能力。建设市产才融合学院,面向全国应用类高校承接大专“2+1”、本科“3+1”最后1年单位实习和技能实训教学,打造全流程、标准化的“人才输送链”。(责任单位:组织部人才办、发改局、经信局、教育局、科技局、人力社保局、科

14、创人才集团,各镇街道)5 .加强科技金融赋能。深入实施科创金融改革,构建投、贷、担、保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做大做强国资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板块,撬动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力度,真正实现投早、投小、投科技、投长期。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科创企业,创新推行“科技贷”“人才贷”“三治信用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提高风险容忍度,健全“银政担”合作风险分担机制。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科创基金投贷合作联盟,强化投贷联动。支持重点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责任单位: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经信局、科技局、财政局、税务局、银保监组、科创人才集团)(三)实施产业加速登

15、峰工程,打造更高质量的现代产业体系。1推动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发挥“新材料”链主企业带动效应,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新材料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化纤、玻纤产业增加值率均提高1个百分点,努力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进军。构建完善以汽车汽配、锂电新能源为重点的汽车制造生态圈,做大“新制造”,聚焦汽车制造、高端装备产业链,开工建设合众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园项目,加快泰瑞机械、品机制造等项目建设,打造五百亿级“新制造”产业集群。发挥“新时尚”产业生态孵化效应,举办国际毛纺大会、濮院时装周等展会,促进制造、品牌、销售等全产业链创新,实施染整行业整治,协同推进皮草、家纺等行业提档升级,实现时尚产业产值IOOO亿元

16、。谋划布局以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为重点的“未来产业”。(责任单位:经信局、发改局、科技局、商务局)2 .推动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立足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整体竞争力,打造现代商贸、文化旅游两大具有影响力的重点服务业,培育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现代物流等三大新兴服务业,提升发展健康服务、社区服务等品质服务业,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业新体系。鼓励大型企业发展功能性总部、区域总部,支持高速公路服务区产业回归。盘活低效楼宇,实现楼宇税收增长10%o筹建互联网会展局,用好“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引进大型品牌展会,打造“互联网+”会展高地。推进时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数字设计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优化提升消费商圈,深化省级夜间经济培育城市建设,争创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责任单位:发改局、科技局、商务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互承委,各镇街道)3 .推动农业全面转型发展。全域布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