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中国成功应对改革开放后首次大规模西方制裁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中国成功应对改革开放后首次大规模西方制裁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则应对改翱放后葡女规辅剧2023-02-1501:47徐佳佳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中美政治方面的合作基础消失,加上中国要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实施了长达3年多的制裁。这次制裁涉及外交、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对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建设刚刚步入正轨的中国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但面对西方世界的挑衅,中国政府坚守独立自主的立场,采取外交上各个突破,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实力等方式,成功打破了西方制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发起制裁西方世界中,美国率先发起对中国的制裁。1989年6月5日下午,美国总统老布什宣布了针对中国的初步制裁措施,包括“暂停中美间一切军
2、售和商业性武器出口;暂停中美两国间军事领导人的互访;同意重新研究中国留美学生要求延长逗留时间的请求等”。在美国总统表态后的第二天,美国参议院要求美国总统及其他盟国对中国进行严厉制裁。随后该表态就起了作用。6月8日,美国格鲁曼飞机制造公司就命令在该公司工作的40名中国人离开,且随后美国商务部也取消了向中国出售价值5亿美元核电厂部件的出口许可证。6月20日,美国总统正式宣布对中国采取进一步的制裁措施,包括“寻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贷款机构推迟向中国提供考虑中的新贷款,中断中美政府官员之间所有的高层接触”等。之后,美国众议院还通过了一整套针对中国的制裁法案,内容包括“暂停实施贸易与发展计
3、划,禁止出售警察武器和限制转让高技术与核材料或部件”等。凭借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澳大利亚、丹麦、瑞典、法国、英国、新西兰、西班牙等西方国家纷纷表态要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全方位的制裁措施。其中,欧共体很快就宣布了对中国的制裁方案,内容涉及外交、军事、科技、金融、教育等多个领域,具体措施包括“停止部长级的高层接触”“中断军事合作和禁止军售”“推迟新的合作项目”“把文化、科技交流计划限制到最低限度”“推迟审核中国新的贷款要求”“在适当的国际机构里提出中国的人权问题”“延长在欧共体12国的中国留学生的签证期限”等。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就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无限期搁置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
4、前身)等问题向中国发难,甚至要求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制裁中国的草案。虽然为阻止该草案通过,中国做了很多努力,但当时的中国国力还不比现在,因此最终联合国还是以213票赞同,23票弃权,2票(巴基斯坦和古巴)反对,通过了这项提案。而在此之后,在西方国家的煽动下,世界多地还掀起了多次反华浪潮。这些都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尤其体现在经济方面。1990年中美双边的贸易总额就下降至117.70亿美元,随后的1991年和1992年也只有142.02亿美元和174.90亿美元。同时,中国在世界上获得贷款的主渠道被关闭,外商在华投资大幅下降。此外,由于外贸渠道中断,大量出口货品被积压,中国制造业面临严
5、峻考验。据国家统计局年报显示,1989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降为3.9%,出口增加率降为8.6%,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下降为6.2%。时任外交部长钱其琛曾回忆:“在我担任外长十年期间,中国外交所经历的最艰难的时期,莫过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那段时间。”制定应对制裁的总方针和策略面对西方制裁,中国政府没有慌乱,更没有坐以待毙,在邓小平和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指挥下对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研判,制定了“坚持原则,利用矛盾,广交朋友,多做工作,打破制裁,避免孤立”的应对总方针,对西方世界的不同制裁措施采取不同的有效策略,坚决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首先是表达中国不怕制裁的决心。20世纪
6、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中国已经不是清末被西方列强蹂蹒和宰割的中国,因此在面对此番制裁时,1989年下半年,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场合、利用各种机会,对内对外多次申明中国对待此次西方制裁的主张,以此稳定国内形势,让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立场。对内,1989年6月,邓小平就曾说过:“现在国际舆论压我们,我们泰然处之,不受他们挑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任何时候我们都没有让过步。美国人骂娘,造谣,没什么了不起。”同时,在9月的一次谈话中邓小平还强调:“中国自己要稳住阵脚,否则,人家就要打我们的主意。世界上希望我们好起来的人很多,想整我们的人也有的是。我们自
7、己要保持警惕,放松不得。要维护我们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因此面对这次制裁中国不能示弱,要保持高度警惕,采取各种办法积极应对。对外,邓小平利用各种渠道向世界传达中国不惧怕制裁的决心,打破西方世界制造的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种种谣言。同年9月,邓小平借会见李政道之机,就向西方世界传达:“我们不想得罪人,我们要扎扎实实干自己的事,但谁要干涉或吓唬我们,都会落空。中国人有自信心,自卑没有出路。”在随后与泰国总理的会面中,邓小平又再次告诉全世界:“世界上最不怕孤立、最不怕封锁、最不怕制裁的就是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处于被孤立、被封锁、被制裁的地位有几十年之久。但归根结底,没有损害我们多少。为
8、什么?因为中国块头这么大,人口这么多,中国共产党有志气,中国人民有志气。”“我们谁也不怕,但谁也不得罪,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办事,在原则立场上把握住。”这一系列思想概括起来就是: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此外,9月29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上也指出:“中国人民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决不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和民族独立来换取别人的施舍。”这些重要的表态都表明了党和政府在面对西方制裁时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也有力地回击了当时部分人对中国道路的怀疑,给广大民众打了气、吃了定心丸。其次,有策略地要求美方主动采取措施。打破西方
9、制裁,美国的态度十分关键。到底应该由谁主动打破僵局?邓小平指出应该是美方。邓小平在多个场合表达过,此次西方制裁,中国完全是被打压的一方,不可能采取主动缓和的措施。其间,10月31日与尼克松交谈时,邓小平就点明:“中国是真正的受害者。中国没有做任何一件对不起美国的事。可以各有各的看法,但不能要我们接受别人的错误指责。”因此邓小平强调解决此次制裁危机必须由美方主动,“结束过去,美国应该采取主动,也只能由美国采取主动。因为强的是美国,弱的是中国,受害的是中国。要中国来乞求,办不到。哪怕拖一百年,中国人也不会乞求取消制裁”。他还强调中美之间仍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和前景,这是打破僵局的前提,“中美关系有一个
10、好的基础,就是两国在发展经济、维护经济利益方面有相互帮助的作用。我们欢迎美国商人继续进行对华商业活动,这恐怕也是结束过去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的这些话既维护了中国的国格和中国人民的尊严,也为中美之间就制裁问题展开磋商和对话留下了切口。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应对此次制裁而制定的总方针和策略,不仅增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积极应对西方首次大规模制裁的信心,还为之后全方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打破此次制裁提供了指南。外交策略:各个击破,广交朋友赢得良好的外交环境,对于保障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在打破西方制裁时,首先发力的是外交工作。当时,中国外交人员分析参与此次制裁的西方国家时发现这个“制裁
11、联盟”并不是铁板一块,每个国家当时面临的国内国际问题都不同,诉求也大相径庭,甚至一些国家在参与制裁中国的统一行动时,意愿并不是很强烈,这为中国打破西方外交封锁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恢复中日友好往来。当时日本虽然与其他西方国家一同对中国采取了制裁措施,但比较之下,日本的行动不仅不快,相反还比较谨慎。日本的这一表现既有历史地缘原因,也与当时日本国内发展需求和对外战略有关。就历史地缘层面而言,中日两国在文化方面有很多交往,民间往来密切。同时,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中日睦邻友好对两国发展都有好处,反之则两害。就现实层面而言,当时,日本在美国的打压之下,泡沫经济己经初现。而国内需求不足,就导致日本必须拓展海
12、外市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潜力巨大。因此,打压中国经济,对日本经济的发展不利。同时,当时日本在处理各种国内国际事务方面都受美国掣肘,打击中国只会增强美国实力,对日本弊大于利。考虑到这些因素,在打破西方制裁时,日本成为中国外交工作选择的首个突破口。而此后日本政府的反应也印证了中国外交人员的判断。1989年西方制裁中国后,日本又成为较早提出不同意见的国家,7月10日,日本首相宇野宗佑提出“反对制裁中国”,8月11日,新任首相海部俊树也表示要深化日中友好合作关系等。这些积极信号让中方看到了恢复中日友好往来的契机,在充分考虑当时双方官方往来不便立即开启的现实情况后,中方决定先积极推动两国民间交
13、流。于是,11月9日至13日,以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斋藤英四郎为最高顾问、日中经济协会会长河合良一为团长的日中经济协会代表团访问中国。在取得良好效果后,日本国家贸易促进协会在短期内再次访华。这些破冰行动很快就促进了两国官方的合作,12月5日,日本就向中国提供了50亿日元无偿贷款,1990年初时任中国国务委员邹家华出访日本,在此之后中日两国恢复友好往来。中日恢复友好往来对中国与其他西方国家恢复友好往来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在此之后,一些国家逐步解除了对中国的贷款限制,如1990年1月5日西班牙政府就重新向中国提供了33亿比塞塔援助贷款,并逐步恢复与中国的贸易。这些改变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恢复,对于中
14、国赢得更多的国际支持也有很大帮助。推动中美高层互访。美国是此次对华制裁的发起国和主导国,要推动对华制裁的解除,需要在中美关系上下大力气。为此,中国充分利用当时国际局势对美施压,通过一套组合拳,成功推动了中美两国高层的互访。首先,明确对美立场和基本原则。到底要怎么跟美国人谈?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当时中美关系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对中国进行长期制裁虽然对中国不利,但是也不符合美国利益和世界其他国家利益,因此这种制裁不可能持久,两国之间的磋商势在必行。1989年11月,在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交谈中,时任外长钱其琛就强调,两国虽然在很多方面存在分歧,但“中国希望尽快结束中美间这几个月来不愉
15、快的纠葛,共同开辟未来”。而基辛格也表示,稳定与和平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两国应该采取措施,让双方的关系能够正常起来。此外,中国还利用美国主流媒体和各种国际场合,主动向美国公众表示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并不明智,会损害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希望美国主动迈出推动两国交往正常化的步子。其次,利用海湾危机推动两国高层对话。自从1989年下半年美国对中国实施制裁后,中美两国官方高层互访就中断了,但1990年8月海湾危机的爆发为中美两个大国在处理重大国际事务上进行协商提供了契机。当时,为了将伊拉克部队尽快赶出科威特,美国急于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拥有一票否决权,因此中国的态度尤为重要。而
16、在该问题上,中国强调要尽量避免使用武力,要各国对重大国际问题审慎决策。中方的审慎表态让美国不安,因此美国主动提出希望与中方举行会谈。1990年11月6日,时任美国国务卿贝克与钱其琛在埃及会面,之后双方还进行了越洋通话,美方希望中国在伊拉克问题上不要行使否决权,并承诺只要中国不行使否决权,就将安排中方代表与美国总统的会面。中美两国长达一年多的高层交往中断就此打破。再次,加快中美高层互访。中美两国高层交往坚冰打破之后,中美两国都更加意识到增强互信的重要性。为此,1991年中国派出了5个代表团访问美国。同年,美国也派出贝克访华。贝克的此次访华效果良好,双方不仅在一些军事技术转让问题上达成一致,美国还主动承诺取消对华部分制裁。在此之后,两国高层往来更加频繁,1993年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在西雅图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举行会晤,标志着此次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基本结束,中美两国的交往进入一个较好时期。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制裁还让中国政府强烈意识到在世界上广交朋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