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除法的初步认识(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材】除法的初步认识(2).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课时第三课时主备教师王江维教学目标1、在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重点与难点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及手段学具、PPt等。教学流程态改分动修部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师:孩子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动物国宝是什么吗?对,是大熊猫。2、提出问题:今天熊猫妈妈遇到了一个问题,它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
2、?请小朋友想一想。(课件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二、开展活动,解决问题。1、动手操作,激活经验师:四个人为小组,用你们手中的学具代替竹笋,动手分一分。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个一个分的,也可以是两个两个分的或三个三个的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2、直观展示,形成表象(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一个一个分的,也可以是两个两个分的或三个三个的分。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O支竹笋。(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
3、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三、学习新知1、引入除法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算式的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除法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
4、于3。(4)、谁来说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的含义是什么?(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5)、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3、渗透数学文化,深化除法的含义教师:在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你能知道表
5、示什么意思吗?教师:表示平均分的意思。【设计意图】:通过相关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增强学习除法的兴趣。4、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给除法算式各部分起名称。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1、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1)、自己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4)、小结。【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并运用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四、课堂总结。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