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型水库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工程选址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中型水库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工程选址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doc(8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中型水库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工程选址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目 录5工程选址、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35.1工程等别和标准35.1.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35.1.2洪水标准35.1.3设计基本资料45.2工程选址75.2.1坝址拟选75.2.2坝址工程地形地质条件95.2.3坝址工程水文地质条件115.2.4坝址水资源以及水质条件125.3工程布置和主要建筑物型式125.3.1代表坝型选择125.3.2枢纽布置选择185.3.3坝址比较245.3.4灌区比较265.3.5各方案投资比较275.4主要建筑物295.4.1挡水建筑物295.4.2泄水建筑物365.4.3导流兼放空引水隧洞425.4.
2、4灌溉引水隧洞495.5灌区渠线选择、灌区总布置及渠系建筑物505.5.1渠线选择505.5.3渠道设计545.5.4管道设计595.5.4渠系建筑物设计635.5.5提灌站645.5.6灌区其它建筑物665.6田间工程665.6.1设计依据及原则665.6.2田间灌溉系统675.6.3田间排水系统695.6.4土地平整695.6.5道路及林带规划695.6安全监测705.6.1安全监测目的705.6.2监测设计原则715.6.3监测项目715.6.4安全监测工程量清单及费用735.7工程量汇总表785.7.1首部枢纽建筑物工程量汇总表785.7.2灌区工程量汇总表815-III5工程选址、工
3、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5.1工程等别和标准5.1.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根据XX县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以及XX县“十二五规划”,YY水库坝址处于XX县潘家庄HH粑天天的HH河段上,为HH支流HH水利规划的第1级,其工程任务主要是灌溉、供水。推荐下坝址正常蓄水位1372m,相应库容1336万m3,面板堆石坝方案校核洪水位为1373.89m(P=0.1%),总库容为1496万m3。上坝址面板堆石坝正常蓄水位1383m,相应库容1273万m3,校核洪水位1384.91m(P=0.1%),总库容1418万m3。下坝址灌区总规模为48975亩,多年平均年用水量(集镇供水、牲畜用水、灌溉需水)1494万m
4、3,灌区引用流量:左岸潘家庄干渠 0.1795m3/s,右岸引水隧洞1.666m3/s,其中南干渠为0.762m3/s(含集镇供水0.068m3/s),北干渠为0.904m3/s。 上坝址灌区总规模为41635,多年平均年用水量(集镇供水、牲畜用水、灌溉需水)1302万m3,灌区引用流量:1.54m3/s,南干渠为0.606m3/s(含集镇供水0.0767m3/s),北干渠为0.787m3/s。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该工程规模属中型,工程等别为III等,永久性主要建筑物大坝、溢洪道、放空底孔兼灌溉放水管、灌溉引水隧洞等为3级建筑物;永久性次要建筑物为4
5、级;另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定,渠道、管道、渠系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临时性水工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5.1.2洪水标准本工程地处山区,根据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相应的洪水标准如下:(1)上、下坝址重力坝方案首部枢纽建筑物洪水标准挡水大坝、坝顶溢流表孔、放空底孔、灌溉放水管等洪水标准按50年一遇(P=2%)洪水设计,500年一遇(P=0.2%)洪水校核;施工导流按5年一遇(P=20%)洪水设计;度汛标准为10年一遇(P=10%);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中2.5.2条规定,消能防冲的设计洪水标准,3级建筑物按30年一遇(P=3.33%)洪水设计。(2)
6、下坝址面板堆石坝方案首部枢纽建筑物洪水标准挡水大坝、岸边溢洪道、放空兼导流隧洞以及灌溉放水管、灌溉取水隧洞等洪水标准按50年一遇(P=2%)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P=0.1%)洪水校核;施工导流按5年一遇(P=20%)洪水设计;度汛标准为10年一遇(P=10%);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中2.5.2条规定,消能防冲的设计洪水标准,3级建筑物按30年一遇(P=3.33%)洪水设计。(3)灌区建筑物洪水标准渠道、管道、渠系建筑物按10年一遇(P=10%)洪水设计,涵洞洪水标准按10年一遇(P=10%)洪水设计。5.1.3设计基本资料5.1.3.1编制依据(1)西南五省区县域骨
7、干水源工程建设规划工作大纲;(2)XX县城总体规划;(3)VV省XX县骨干水源工程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4)20062009年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5)其他相关文件。5.1.3.2采用的主要设计规程、规范(1)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 5020-93);(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3)防洪标准(GB 5020194);(4)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 3192005);(5)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2812003);(6)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2001);(7)溢洪道设计规范(SL 253-2000);(8
8、)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L 228-98);(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10)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 18-2004);(11)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 379-2007);(12)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 20397);(13)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 50771997);(14)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15)水闸设计规范(SL 2652001);(16)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SL 2852003);(17)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 2792002);(1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19
9、)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 3282005)。5.1.3.3水文、气象资料根据水文专业调查、分析计算,设计中所采用的水文、气象参数见表5-1。表5-1 设计采用的水文、气象参数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多年平均最大风速m/s15.52吹程km1.63多年平均气温0C15.24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万t2.275多年平均径流量万m327286多年平均流量m3/s0.8655.1.3.4水库特性下坝址水库特性见表5-2,上坝址水库特性见表5-3表5-2 YY水库下坝址洪水调节计算成果表项 目频率(%)频率PP=0.1%P=0.2%P=2%P=3.33%P=5%P=20%正常蓄水位(m
10、)137213721372137213721372起调水位(m)137213721372137213721372溢流布置2(孔)8m(宽)4m(高)堰顶高程(m)136813681368136813681368起调库容(万m3)133613361336133613361336设计洪峰流量(m3/s)593534335291258143最大下泄流量(m3/s)437399277258253143最大库容(万m3)149614641360134313381336最高库水位(m)1373.891373.451372.281372.081372.011372堰上水头(m)5.795.454.284.0
11、84.014.0综合流量系数M1.961.961.961.961.961.96开孔数222221.2坝后下游水位(m)1336.891336.671335.911335.771335.741334.85表5-3 YY水库上坝址洪水调节计算成果表项 目频率(%)频率PP=0.1%P=0.2%P=2%P=3.33%P=5%P=20%正常蓄水位(m)138313831383138313831383起调水位(m)138313831383138313831383溢流布置2(孔)8m(宽)4m(高)堰顶高程(m)137913791379137913791379起调库容(万m3)12731273127312
12、7312731273设计洪峰流量(m3/s)546491308268237132最大下泄流量(m3/s)451403273255237132最大库容(万m3)141813851291127712731273最高库水位(m)1384.911384.481383.231383.0513831383堰上水头(m)5.915.484.234.054.04.0综合流量系数M1.961.961.961.961.961.96开孔数22221.91.1坝后下游水位(m)1343.241342.861341.741341.571341.391340.155.1.3.4地震基本烈度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
13、0万)(GB183062001),测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度);根据水电水利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勘察技术规程(DL/T5335-2006)区域构造稳定性分级为标准,区域构造稳定性好。5.1.3.5坝基岩石物理力学指标坝基岩石物理力学指标见表5-4表5-4 坝基(肩)岩石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序号类别建议物理力学指标参数值上坝址建基面下坝址建基面1容重(g/cm3)2.622.792.622.792湿抗压强度(Mpa)3040203弹性模量(Gpa)56344泊松比()0.310.325容许承载力(kpa)123.01.52.06抗剪强度岩石/岩石f=0.650.7 C=0f=0.450.5 C=0混凝土/岩石f=0.550.6 C=0f=0.40.45 C=0层面、裂隙面f=0.350.4 C=0f=0.280.3 C=07抗